玉文化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為提升教職工對中華文明探源的認知和玉文化審美鑒賞水平,2023年11月27日下午,由學校女知聯(lián)、工會組織的《陳文鑒玉石鑒賞專題講座》在1646會議室舉行。黨委書記吳訪升、女知聯(lián)會長趙玲珍、副會長林潔、顧劍柳、工會主席胡艷妹以及對玉文化感興趣的教職工參加了講座。講座由趙玲珍主持。
陳文鑒是國家高級藝術品鑒定估價師,江蘇省收藏家協(xié)會玉文化傳播委員會主任,武進區(qū)政協(xié)委員、武進區(qū)《古玉鑒賞》技藝非遺傳承人(首個),常州市武進古玉文化研究所所長。
講座從如何鑒定玉的真?zhèn)魏脡拈_始,陳文鑒從中國玉文化歷史、古代玉器的功能、古代玉器的分類、玉雕工藝、和田玉的種類與鑒定等幾個方面闡述了中國傳統(tǒng)玉文化與玉石審美,并拿出不同時期的收藏品給大家品鑒,帶著大家與文物和古代技藝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,為教師們做了一場很好的玉文化科普,并結合非遺文化傳承和學校專業(yè)特色,重點講解了古代玉器文案的特色。
最后,吳訪升做總結講話。他指出,本次講座是學校開展美學教育非常有意義的一次實踐。他認為,玉者,“冰清玉潔”,蘊含著中華民族優(yōu)秀品格和精神,是教育追求的價值導向,我們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,承擔起教育的使命和責任;“玉,石之美者”,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創(chuàng)造力之精華,傳承著中華優(yōu)秀文化,我們要堅持守正創(chuàng)新,不斷強化自身的文化底蘊,堅定文化自信;“玉不琢,不成器”,玉石之美,始于天工,成于人匠,臻于文化。我們要弘揚工匠精神,培養(yǎng)時代新人。
講座結束后,大家紛紛拿出自己的藏品進行品鑒。
圖/文:女知聯(lián) 審核:女知聯(lián)
講座現(xiàn)場
講座現(xiàn)場
玉石鑒別
玉石鑒賞
玉石鑒賞
交流玉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