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園動態(tài)

我校舉辦“非遺傳承 樂學龍城 手工扎染”公益科普研學活動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6-06最后修改時間:2023-06-06 15:31來源:紡織學院瀏覽次數(shù):929設置

扎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是中國民間傳統(tǒng)而獨特的手工染色技術,是最原始、最樸素的手工藝術,通過在染色時將織物部分結扎起來使之不能著色,從而形成花紋圖案。它的扎結方法很多,效果很多樣,暈色豐富,變化自然,趣味無窮,其獨特的藝術效果,是機械印染工藝難以達到的。為進一步發(fā)揮我校紡織教育資源優(yōu)勢,傳承非遺文化,引導中小學生學習手工扎染的基本技藝,通過扎染技法和色彩變幻,體驗傳統(tǒng)扎染的藝術魅力。2023年6月4日上午,我校舉辦了“非遺傳承 樂學龍城 手工扎染”公益科普研學活動。來自常州市正衡中學、星辰學校、局前街小學、解放路小學、覓渡橋小學、常州市機關幼兒園等19所中小學幼兒園的學生及家長45人參與了該項活動。紡織學院高度重視本次科普研學活動,10余名教師及學生志愿者參與了活動的籌備、組織協(xié)調等工作,本次科普活動也得到了學校女知聯(lián)的指導和支持!

研學活動首先由紡織學院於琴老師為孩子和家長們帶來《藝術染印-扎染》的精彩教學,於老師用精彩生動的語言講解了手工扎染的歷史、扎結的方式,色彩拼色原理、拼色方法、活性染料的染色工藝,安全注意事項等,於老師的講解生動、易懂,小朋友們認真聆聽,師生積極互動,課堂氛圍輕松有趣,講解示范效果良好,引起了小朋友們對扎染的濃厚興趣,躍躍欲試。

隨后,進入本次活動的重頭戲-手工扎染實踐創(chuàng)作體驗,小朋友們穿上圍裙、戴好手套,親子齊動手,開動腦筋,奇思妙想,變換著扎結技法,調配著自己喜歡的顏色,不時攪拌染液,加鹽促染、加堿固色,拆線清洗去浮色,烘干、熨燙,獲得心心念念的扎染成品。既體驗了科學嚴謹?shù)娜旧^程,也體驗了像開盲盒一樣拆開線,看到親手制作的扎染作品和美妙的圖案時的驚喜和成就感。小朋友們帶著滿足和喜悅,迫不及待展示自己的作品,相互交流自己的創(chuàng)作體驗和感受。

扎染只是研學活動的載體,希望參加此次扎染科普研學活動的孩子們能夠通過此次活動,更深的體悟科學家精神,養(yǎng)成愛科學、學科學的良好習慣;更深的感受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藝術魅力,提升藝術素養(yǎng)、培養(yǎng)文化自信?;顒与m然結束,但我校對于紡織非遺文化的弘揚和傳承、紡織科技創(chuàng)新的科普工作將賡續(xù)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:徐躍幗  圖:孫玉蓮  審核:郭雪峰

手工扎染科普講堂

手工扎染研學活動現(xiàn)場

手工扎染研學實踐之扎結

手工扎染作品展示

合影


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(qū)湖塘鎮(zhèn)滆湖中路53號

213164

400-188-1251(招生)

0519-8633 6008 (傳真)

[電話查詢]

返回原圖
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