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美常紡

當前位置:首頁  最美常紡

抗疫路上“舍小家,顧大家”的最美學工人
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3-28最后修改時間:2022-03-28 16:30來源:學生工作處瀏覽次數(shù):1783設置

3月13日常州突發(fā)疫情,學生工作處在第一時間組建了“輔導員黨員先鋒隊”。防控是試金石,更是集結(jié)號,在這場疫情防控校園保衛(wèi)戰(zhàn)中,每個學工人都開足馬力,沖鋒在前,涌現(xiàn)了一批挺身而出,奮戰(zhàn)在一線,“舍小家,顧大家”的感人故事?!皩W生在哪里,我們就在哪里?!?平凡與偉大有時遠在天涯,而有時又近在咫尺。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生命重于泰山,疫情就是命令的神圣職業(yè)情懷,為校園疫情防控工作中筑牢了堅強堡壘。

學生工作處 鄭可樂

鄭可樂是學生工作條線的一名老兵,2020年便已承擔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管理的重要工作,曾榮獲學?!?020年度抗疫先進個人”。自3月13日常州市發(fā)布最新疫情通告后,她第一時間撰寫“致全體常紡學子的一封信”,引導學生嚴格遵守學校疫情防控相關(guān)要求,學習成長“不斷線”。3月17日當晚學生處緊急組建“輔導員黨員先鋒隊”,她第一時間報了名,選擇第一批駐守校園。此時的她手術(shù)后才一個多月,家人極力勸說,她對對家人表達歉意后連夜收拾行李,隨后把兩個孩子托付給婆婆,毅然而然地選擇了學校的工作,她說現(xiàn)在正是學校疫情防控最重要的階段?!耙磺幸怨ぷ鳛橄取?,這是一直扎根在鄭可樂心中的信念。

在學校抗疫期間,鄭可樂藏起脆弱,擔起堅強,除了醫(yī)生規(guī)定的不提重物的要求外,都跟隊友們一樣奮戰(zhàn)在一線。組織開展全員核酸檢測、安排核酸抗原檢測、組織協(xié)調(diào)巡查、開展主題班會……各項工作在她的安排下有條不紊。因為全員性工作經(jīng)常干起來就是半天,她每天連藥都顧不上吃,腰痛難忍的時候只能稍微找地方坐一會,繼續(xù)堅持工作,每天睡覺已是深夜,丈夫打電話叮囑她早點睡覺時,她都謊稱馬上就睡,為的就是不讓家人擔心,她笑稱“原來因為藥物的副作用經(jīng)常失眠,現(xiàn)在很快就睡著了?!?/p>

工作中,鄭可樂盡心盡責,心系學生,勇挑重擔,事事考慮細致。3月21日學校組織第三輪核酸檢測,天氣預報有暴雨,為了使檢測工作符合防疫要求,提高檢測效率,讓學生少淋雨,學校決定把戶外場地調(diào)整到體育館乒乓球室,她第一時間趕赴現(xiàn)場踩點,把注意事項發(fā)給大家,給二級學院留足時間準備。每天上午10點后她都會整理16個巡查組提交的記錄,及時向?qū)W校反饋學生的整體情況和訴求,宿舍網(wǎng)絡連不上、口罩等物資不夠……她架起了學校、二級學院和學生之間的連心橋。她鼓勵輔導員依托易班“輔導員之聲”撰寫網(wǎng)文,提升網(wǎng)絡思政能力。默默無聞的她,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關(guān)愛、什么是責任、什么是奉獻。


創(chuàng)意學院 李喆

突如其來的疫情,打亂了所有人的節(jié)奏。創(chuàng)意學院輔導員李喆是一位90后媽媽,孩子還沒斷奶。在接到進駐校園的通知時,她猶豫了,“突然斷奶,孩子能適應嗎?……”李喆的心中有萬般不舍?!耙咔榫褪敲?,防控就是責任!”堅定的話語從腦海中浮現(xiàn),一番糾結(jié)后,她和所有值班教職工一樣,毅然決然地加入一線戰(zhàn)斗。全員核酸檢測、抗原檢測、信息摸排、值班巡查……李喆作為組長與隊員們守望相助,每天分時段赴食堂、學生宿舍進行全面巡查,提醒學生佩戴口罩、單向就餐,宣傳防疫知識等,高效地開展各項工作。她及時關(guān)注學生思想、心理和行為的變化,并制定出有針對性管理教育措施。針對不執(zhí)行疫情期間相關(guān)管理規(guī)定的學生,她逐一進行談心談話。每天忙碌之后,最迫切的就是和家人視頻連線看看自己的小寶貝。李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(xiàn)了“師者,以德而耕,拾獲山河”的精神內(nèi)涵。


紡織學院 陳玳

陳玳是一名在學生管理工作一線工作十五年的老輔導員。深夜,她在接到第二天值守校園的通知后,便搖醒了熟睡的丈夫,“孩子們怎么辦?”兩人沉默了。家中的負擔不可謂不重,哥哥三年級,弟弟一年級,正值愛吵愛鬧的年紀,全都居家學習,丈夫在新北區(qū)任職,經(jīng)常需要根據(jù)單位安排擔任社區(qū)志愿者,下班時間不定,孩子們只能獨自在家學習生活。雙方的老人也無法倚靠:一方罹患癌癥晚期,自顧不暇,一方遠在外地,遠水救不了近火。

第二天一早,她還是獨自收拾了簡單的行李,臨行前,丈夫說:“你去吧,家里我來。”陳玳紅了眼眶,與丈夫告別后便趕赴學校,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。

作為學工辦主任每日她都要負責本學院學生防疫數(shù)據(jù)上報、處理學生突發(fā)情況、組織各級各類線上活動及全員核酸檢測,工作到深夜時家常便飯。工作累了,便拿出手機看一眼家中的監(jiān)控。孩子吵架了,學校正好有工作要做,她必定先解決學生的問題,再去安慰哇哇大哭的孩子;孩子熱午餐被燙了,她得在電話里哄著孩子學會堅強,并告訴孩子怎么處理燙傷的傷口;學校老師聯(lián)系她處理的孩子作業(yè),往往晚上半夜才能去仔細查看。每當通過監(jiān)控看到孩子們安靜沉睡的小臉龐,她只能遙遙地微笑著親一親。這一切都是值得的,因為當她返家,她定會自豪的告訴孩子們:每個志愿者,每名抗疫工作者,都是光榮的,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如同大海里的一滴水珠,而為祖國大海的波瀾壯闊做出一滴水的貢獻,就是媽媽的理想與信念!


服裝學院 韓黎明

2022年的春天注定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,來勢洶洶的奧密克戎新冠病毒打亂了校園的學習生活節(jié)奏。櫻花紛飛的校園成為了抗疫的“主戰(zhàn)場”,無數(shù)抗疫先鋒教師們用行動來維護著學生們最后一道“堡壘”,韓黎明老師就是其中一位。雖然家在常州,從2月18日學生返校那一刻起,他便主動放棄與家人團聚機會,天天駐守校園,從學生返校到流調(diào)排查,從核酸檢測到巡查值班,學生要理、修電腦、配眼鏡……事無巨細,他沒有一絲抱怨,40多個日夜,每天24小時隨時待命,他盡自己所能為學生服務。他還組織服裝學院學子成立領秀青年抗疫先鋒隊,帶領著青年力量奮戰(zhàn)在第一線。

為了緊抓疫情這個“活教材”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,韓黎明搭建思想引領網(wǎng)絡平臺,通過學院公眾號、視頻號等方式向?qū)W生推送疫情信息、疫情防控倡議書、宿舍隔離小貼士等,及時做好學生的心理情緒疏導工作,引導教育學生養(yǎng)成講文明、講衛(wèi)生、講科學的健康生活方式,保持積極樂觀、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態(tài),堅定戰(zhàn)勝疫情的信心,成為了一名“新媒體抗疫急先鋒”。“學生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”,他說要讓自己成為學生最有力的依靠。韓黎明平時話不多,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共產(chǎn)黨員的初心和使命,他心懷信念,始終默默堅守著那一份責任和承諾。


服裝學院 俞旭

時有所需,必有所為。伴隨著常州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(fā),龍城常州被迫按下了暫停鍵,疫情防控成為了常紡全體師生共同面臨最重要的一項工作。服裝學院輔導員俞旭卻面臨著艱難的雙重選擇,一是向?qū)W校申請選擇繼續(xù)留在丹陽居家抗疫,二是收拾好行李辭別未滿周歲的兒子前往校園參與一線抗疫。對于他來說,此去抗疫少則半月多則數(shù)月,短時間內(nèi)無法與家人相聚已成不可不考慮的因素,但他卻并沒有一點猶豫,他與妻子這樣說道:作為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、一名高校輔導員,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一定要有他的身影。

14日清晨,辭別熟睡的妻兒踏上了返常的行程,當大部分外地人都選擇離常時,他的身影在那一刻是那么的格格不入,當他踏入校園的那一刻時他的心才算是定了下來,接下來的日子里他扮演了多重角色,疫情防控數(shù)據(jù)統(tǒng)計讓他成為了“程序員”,食堂疫情防控讓他成為了“勸導員”,學生缺少常用藥品讓他成為了“外賣員”,處理違紀違規(guī)事件讓他成為了“守門員”,突發(fā)事件的應急處理讓他成為了“消防員”,公安大數(shù)據(jù)流調(diào)讓他成為了“話務員”。變的是角色,不變的是初心。他始終奮斗在抗疫第一線,奮戰(zhàn)在“為黨育人,為國育才”的最前沿,踐行著“立德樹人”的教育宗旨,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共產(chǎn)黨員的入黨誓詞,用自己的選擇詮釋著高校輔導員的深刻內(nèi)涵。

“若道殘冬不是春,東風必定送春來”。山河無恙需要我們每個人的點滴努力!“疫”路有你,永不孤單,相信在學校領導和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,疫情的陰霾不會太久,因為“烏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陽,疫情擋不住春天的來臨。”

供稿:學生工作處

審核:李潔琦


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(qū)湖塘鎮(zhèn)滆湖中路53號

213164

400-188-1251(招生)

0519-8633 6008 (傳真)

[電話查詢]

返回原圖
/